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网站地图

全球功夫流派·杨家太极拳传授的内外之别

2013-1-10 21:14:54 次浏览 分类:全球功夫流派

全球功夫流派·杨家太极拳传授的内外之别

www.vipbodyguard.net威龙国际保镖(中国)有限公司

 

杨家授拳,分为拳法、用法、心法三步。

第一步、教拳法
    杨家教授拳法,内外有别。对于一般学生,是集体练拳,由一位师兄在队列前面示范带教,澄甫公端坐观拳,练完一套架子,澄甫公略作讲评,当天功课就算完毕。对于行过叩头拜师大礼入室弟子,由澄甫公个别传授,每次只练一个动作,仔细讲清要领,反复加以纠正。待各个动作均达到标准,方始连贯成整套拳架。
    杨家太极拳有养生与技击两路。
    养生架有大、中、小三种,即地、人、天三盘。基础功夫应由大架着手。健候公以大、中、小三套架子授徒,北京汪永泉、上海田兆麟等均学过中架,叶大密师承田兆麟,云手有一开一合、两开两合、三开三合之分。少侯公以小架授徒,田兆麟、吴图南(拉布)曾学杨式小架。澄甫以大架授徒,但其早、中、晚期拳架略有不同。试以揽雀尾为例,澄甫公最早之拳架,左向西南,右向西北,这两个斜角方向动作均称为揽雀尾,然后才是挤、按。健侯公所传之大架如此。武汇川、田兆麟为澄甫公早期弟子,他们的拳架在起势之后均有两个斜角式,田师伯门徒陈炎林《太极拳刀、剑、杆、散手合编》一书之插图以及武师伯门徒张玉之拳架可资佐证。澄甫公中年之拳架,左转腰面向正南,可参阅陈微明师伯《太极拳术》一书之图照。澄甫公晚年之拳架,左面向正西,可参阅《太极拳体用全书》第二节图像。景华师曾教导我仔细区别澄甫公早、中、晚期拳架,并且说:"是哪个时期杨门弟子传授之拳艺,一看拳架便知!" 雅轩师伯乃澄甫公时期弟子,看到《体用全书》之拳架与其本人所学者略有不同,遂误判为曼青师伯擅自修改。路迪民教授则认为雅轩师伯擅自更改澄甫公拳架。其实澄甫公本身拳架在不断演进,因此而产生种种误会.
    第二路技击架,变化更大。杨式技击架称为"太极长拳",吴式则称为"太极快拳"。杨式太极长拳速度快慢相间,动作刚柔相济,步法要走滑步,发劲吐气出声。澄甫公在上海,将整套长拳拆开,作为散手教授入室弟子。景华师在澄甫公门下学拳,慢拳、长拳都是拆开架子一招一式反复苦练。澄甫公亲自将拳架连贯示范,仅有3次而已。一次打慢拳上半套,一次打慢拳下半套,一次将全套长拳放慢速度打。澄甫公指出,长拳各招式熟练之后,可以自由衔接,可长可短。因此,澄甫公所授太极长拳共60势,董英杰师伯所传为23式,陈微明师伯所传为108式。微明师伯在他所著《太极剑》一书后半部,附有《杨澄甫先生所授太极长拳目录》和他自编的《增加太极长拳目录》。目前大陆书铺中有两种"杨式太极长拳"著作出售,均自称嫡传。我翻开一看,各有百余式,都是在微明师伯所编套路上稍加变化,决非澄甫公所传长拳原本。作者在序言中无论使用多少花言巧语,都掩盖不了事实真相!澄甫公晚年,不但拳式变化,刀、剑有改动。据景华师分析,改动之主要原因有三方面:第一,澄甫公功夫越练越深,内劲增长,则外形收敛含蓄,沪火纯青,绝无剑拔弩张之态。第二,澄甫公晚年体重达到280余斤,练太极拳速度自然需要放慢,拳、剑、刀中的跳跃动作必然要删除。第三,早期弟子习武者多,晚期弟子养生者多,动作自然要求简化。

 

第二步、教用法。
    杨式太极拳用法有两个特点。
    其一是变化多端,一式多用。例如:搬拦锤有左搬右击锤、左拦右击锤、绞化锤、筋斗锤、连珠锤等各种用法,必须顺应对方来势,随机应变,不可拘泥。
    其二是因材施教。例如,提手用法有二,提上打、沉下打皆可。身材高大者,用"上提手"之后,即以松沉劲劈肩,武汇川师伯善用此法。50年代我在上海外滩公园观看推手,常见田兆麟师伯运用提上打法。但身材矮小者却难用此法。澄甫公教用法,往往要一对师兄弟同练,相互在对方身上试手,务必使身法、步法、手法熟练,随时可以应用。景华师曾与守中师伯结对同练用法,澄甫公详细讲解各式变化。身为杨门弟子,万万不可见到某种用法与自己早年作学者不同,就妄下结论。雅轩师伯在某些用法上说曼青师伯"自己造想",或许就是没有充分注意到"一式多用"和"因材施教"两大原则。《体用全书》之用法,确系澄甫公口授。雅轩师伯所学之用法,是澄甫公所授。澄甫公曰:初学需讲用法,否则不知足往何处踏,手往可处放。懂劲之后,内劲通灵,万法归一,运化无迹,一触即发,即无所谓用法矣。


第三步、传授内功心法

弟子叩头师正式入门之后,须经多年考察。拳法基础扎实,用法熟练,人品高尚,方可传授内功心法。按杨门规矩,"心法不传六耳",必须闭门单独传授,学得心法之后,不可随便泄漏。所谓心法,是内气内劲运行之路线。心法未能贯通,则所用之劲仍为腰腿劲,尚非纯正内劲。杨家素有心法不得妄传妄议之规定,故雅轩师伯《眉批》引起之种种争论,仅局限于拳法、用法,尚未涉及心法。《体用全书》亦只讲拳法、用法,不授心法。澄甫公早、中、晚期拳法有异,用法一式多变,是客观事实。然而异中有同,澄甫公"太极拳十要",乃共同规则也。海峡两岸与世界各地之杨式太极拳,只有一家,均为澄甫公传授。恳请各地同门师兄弟,求同存异,相互尊重,友好切磋,加强团结,不必再打笔墨官司。此外,各地师兄均标榜本人乃杨门正宗第几代传人,亦令人困惑。太极拳乃内家拳法,是一门卓越的武术,杨家素有"出手见红"之说。澄甫公"出手一丈八",因此折服武林群雄。如今不论哪位师兄,在推手之时能够从容不迫,轻灵柔化,松沉弹放,"出手一丈五",甚至"出手一丈二"者,即是杨家正宗传人也!
 
    (本文作者瞿世镜先生是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,50年代曾拜杨澄甫入室弟子黄景华为师,深得杨式太极之道及熟知杨氏门弟逸事。)

 

保镖公司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电话咨询:
1326993488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