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网站地图

苏军:中国外交官的“保镖”

2012-12-12 23:49:28 次浏览 分类:全球保镖新闻

苏军:中国外交官的“保镖”

www.vipbodyguard.net威龙国际保镖(中国)有限公司
 

本期人物

  苏军,现任武警北京总队特勤支队特勤中队中队长,入伍15年来,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、集体二等功2次、三等功2次。2003年5月,他随队赴伊拉克担负特勤任务,在伊拉克423天,圆满完成267次外交活动随行警卫任务,接应被劫持人质2次,化解重大险情十余次。

  给外交官作“保镖”,可不是看上去“酷”那么简单,他既经历过炸弹在身边爆炸的险情,也亲历过枪口指背的惊心,更感受过激烈交火的战斗场面——

  老兵苏军做梦也不会想到,海湾战争,那么惊天动地的大事,居然与他扯上关系。

  2003年5月,美国在伊拉克的主要军事行动结束,伊拉克逐步恢复重建工作。经中央批准,外交部决定,我国原驻伊拉克大使孙必干带队前往伊拉克,完成驻伊使馆复馆任务,武警北京总队派遣官兵负责安保工作。这是中国武警第一次走出国门担负类似任务。孙必干大使也因此成为中国第一个带“保镖”的外交官。

  谁都知道,此时的伊拉克,还处在战乱之中。苏军成了孙必干大使的“一号保镖”。所谓“一号”,不仅要时刻跟随大使,妥善处置各种突发情况,还要在关键时刻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。

 

  2004年,苏军(右一)和战友护送孙必干大使赴伊拉克外交部开会。

  危险之旅

  2004年2月9日,在6名武警的护卫下,我7名外交官乘飞机出发。

  战后的伊拉克危机四伏,公路上经常发生绑架、抢劫、爆炸、袭击等险情,行驶的汽车不得不搭伴赶路。中国复馆小组的车队与当地人的车辆搭伴行进,经过危险地段时,大家默契地组成菱形编队,加速行驶,以防劫匪汽车冲进车队。让苏军记忆深刻的是,他们途经一处检查站的一幕。因为此地距离“绿区”仅有几公里远,沿途都是钢筋水泥构筑的工事和隔离墩。检查站前,十余名雇佣军人持枪警戒,两侧岗亭里还有荷枪实弹的军人。

  他们的车辆通过检查,驶出不足两百米,只听车篷外“嗖”的一声,一发炮弹几乎是贴着头顶飞过。车厢内人人惊悚,精神紧张。继而,车后传来一声巨响,在强大的爆炸气流冲击下,他们的车跳动起来。坐在大使左侧的苏军,隔着车窗后望,检查站已经被夷为平地,浓烟滚滚,一片混乱。显然有不少人被炸死。至此,他们才真正体会出此行的艰险!

  2月16日,复馆小组抵达巴格达时,中国驻伊拉克使馆已多处震塌,馆内物品被洗劫一空。他们只得暂时入住曼苏尔饭店。

  这座饭店也遭到了迫击炮袭击,设施基本停用。偶有黄澄澄的水流也无法饮用,用来洗澡,身上会长出红疹子。因为食物匮乏,不少人患上了口腔溃疡或严重腹泻。每次外出归来清洁鼻孔时,都能擦出一堆黑色污染物。

 

  2004年,苏军(右一)和战友护送孙必干大使赴伊拉克外交部开会。

  妈妈的电话

  比起生活上的困难,执行任务时遇到的流弹和冷炮,要危险得多。

  2004年6月,伊拉克临时政府成立,孙大使应邀出席仪式,苏军和战友李亚光负责护送,武好在汽车上留守。12时20分,活动进行中,大楼外突然传来“轰”的一声巨响,继而是脚下大地颤抖,大楼出现剧烈晃动,墙壁、屋顶的粉尘落在与会人员头上、衣服上和地上,沙沙作响。

  楼外,距离武好留守的汽车100米远处发生了爆炸,15人被当场炸死。武好立即掩护留守的外交官隐蔽。不一会儿,两架低空盘旋的美军直升机飞临,卷起漫天黄沙,遮蔽了半边天空。

  会场内一片混乱,各国外交官和临时政府官员人人面露惊恐之色。混乱中,苏军和李亚光一前一后,紧紧地将孙大使围在中间,保护大使安全撤离。

  晚上,妈妈急切地打来电话:“小军,今天那边又爆炸了,你没事吧?”“没事,您放心吧。”苏军想,妈妈的消息怎么这么快?

  “你拍拍手,跺跺脚,让我听听你是不是好好的。”妈妈态度坚定地说。

  苏军咧嘴一笑,他觉得妈妈提出的要求有些可爱,可是脸上的肌肉僵硬得有些不听使唤,眼圈莫名其妙地红了。

  原来,母亲为了及时了解儿子在国外的情况,特意安装了有线电视,每天干完农活回到家,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看新闻。这位淳朴的农村老人,此刻最担心的就是万里之遥的局势。

解救人质

  战乱的国度,生命如草芥。

  一次,8名中国公民在伊拉克被反美武装挟持,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,作出重要批示:要调动一切资源,解救被挟持人员。

  我外交官紧急与伊外交部、临管会、伊斯兰党等机构团体进行斡旋,全力展开营救。办公桌上摆放着6部手机,昼夜不停地联系交涉,终于打听到人质在距离巴格达200公里的费卢杰市。

  为了减小目标,方便行动,救援小组决定,由苏军和李亚光保护大使前往接头地点谈判。

  “会不会是圈套?”对于此行,大家心里都没底。有人建议:录音留言,并照个“全家福”。照片拍出来了,每个人都是心照不宣的一脸严肃。留守的外交官为大家送行时,眼含热泪。大家清楚:这一去,可能回不来了。

  救援小组租用当地人的车辆隐蔽前行,并关闭所有的通讯设备。但他们到达接头地点时,却被告之更换场地。苏军和战友谨慎地注意着周围的复杂情况,交换着彼此的意见。此后的6个小时,他们多次被告之更换场地。

  最后,车子停在一处清真寺外,大使入内谈判,苏军和李亚光以门前石柱为掩体,子弹推上膛,既持枪警戒,又要避免擦枪走火。十米外,几名武装分子警惕地巡视,长袍内的枪支依稀可辨。百米外的路口、附近的楼房内,也有人影晃动。

  面对阵势,苏军反倒坦然了,他与李亚光相视一笑,“看来,今天真的是凶多吉少。”此刻,谁也无法断定,下一刻会突发什么情况。在苏军心里,盘算着很多应急方案,但他希望不要有意外发生。

  中国政府历来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的政治主张,因此,即便是在战乱的伊拉克,中国在伊拉克人民心目中,依然是正面友善的形象。尽管政治博弈错综复杂,经过数小时艰难谈判,人质最终获救。随后,人质被迅速转移回国。

  此次成功解救人质的经历,还成为部分国家驻伊外交官竞相学习研究的范本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

 

 

保镖公司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电话咨询:
13269934888